Golang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AprilBoy · · 2899 次点击 · · 开始浏览    
这是一个创建于 的文章,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Golang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背景

假设我们在做一款小型翻译软件,软件可以将德语、英语、日语都翻译成目标中文,并显示在前端。

思路

我们会有三个具体的语言翻译结构体,或许以后还有更多,但现在分别是GermanTranslater、EnglishTranslater、JapaneseTranslater,他们都共同实现了一个接口Translator。


//翻译接口

type Translator interface {

Translate(string) string

}


//德语翻译类

type GermanTranslator struct{}

func (*GermanTranslator) Translate(words string) string {

return "德语"

}


//英语翻译类

type EnglishTranslator struct{}

func (*EnglishTranslator) Translate(words string) string {

return "英语"

}


//日语翻译类

type JapaneseTranslator struct{}

func (*JapaneseTranslator) Translate(words string) string {

return "日语"

}

接下来在程序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文本,并将其翻译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time.Sleep(3 * time.Second)

}()

var lan int

fmt.Printf("%s\r\n%s\r\n", "以下是可翻译的语言种类,请输入代表数字", "1:德语、2:英语、3:日语")

fmt.Scanln(&lan)

fmt.Println("请输入要翻译成中文的文本:")

var inputWords string

fmt.Scanln(&inputWords)

var translator Translator

//根据不同的语言种类,实例化不同的翻译类

switch lan {

case 1:

translator = new(GermanTranslator)

case 2:

translator = new(EnglishTranslator)

case 3:

translator = new(JapaneseTranslator)

default:

panic("no such translator")

}

fmt.Println(translator.Translate(inputWords))

}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

缺点

  1. 违背了开闭原则,以后还可能有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其他翻译器,每一次添加翻译器都要在客户端代码增加对应的switch分支,维护成本高。倘若还有不止一处调用了创建逻辑,还要维护多处代码。

  2. 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客户端处理类的职责应该只是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其打印,现在还负责翻译类的创建逻辑,导致这个类的职责过多。

改善

为了解决每次新增翻译类都要修改客户端的问题,我们引入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原则,可以说每种设计模式都遵循着这个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找出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并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这样的话,每次当新的需求来临,我们只会改动到那些需要变化的地方,而不变的地方就不会被改动影响到。

显然,翻译应用中容易变化的地方是生成翻译类的逻辑,因此我们把这部分职责抽出来,把它交给另外一个类去做(一般是一个静态方法),这个类就叫翻译工厂。而客户端再需要生成翻译类实例时,仅需调用翻译工厂提供的方法即可。就算以后翻译工厂会提供更多的翻译类,也不会修改到客户端的代码,因此也就有了我们的现在的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简单工厂模式中,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UML类图

UML类图

于是我们根据简单工厂模式再完善之前的代码,如下所示。

工厂代码


func Create(lan int) Translator {

var translator Translator

//根据不同的语言种类,实例化不同的翻译类

switch lan {

case 1:

translator = new(GermanTranslator)

case 2:

translator = new(EnglishTranslator)

case 3:

translator = new(JapaneseTranslator)

default:

panic("no such translator")

}

return translator

}

客户端代码


func main() {

defer func() {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time.Sleep(3 * time.Second)

}()

var lan int

fmt.Printf("%s\r\n%s\r\n", "以下是可翻译的语言种类,请输入代表数字", "1:德语、2:英语、3:日语")

fmt.Scanln(&lan)

fmt.Println("请输入要翻译成中文的文本:")

var inputWords string

fmt.Scanln(&inputWords)

    //客户端只关注如何获取翻译类,而不用关注创建翻译类的细节

translator:=CreateTranslator(lan)

fmt.Println(translator.Translate(inputWords))

}

优点

  1. 将客户端和创建产品实例解耦开来,使客户端只需要关注如何获取实例。

  2. 符合单一职责。

缺点

  1. 增加新翻译类时还是需要改动工厂类,没有符合开闭原则。

应用场景

当在代码里看到switch的时候,就应该思考是否用简单工厂模式。

作者:胡金生

出处:www.aprilboy.com

版权所有,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进行转载:)


有疑问加站长微信联系(非本文作者)

本文来自:简书

感谢作者:AprilBoy

查看原文:Golang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入群交流(和以上内容无关):加入Go大咖交流群,或添加微信:liuxiaoyan-s 备注:入群;或加QQ群:692541889

2899 次点击  
加入收藏 微博
暂无回复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回复 没有账号 ?)
  •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能够对别人有帮助
  • 支持 Markdown 格式, **粗体**、~~删除线~~、`单行代码`
  • 支持 @ 本站用户;支持表情(输入 : 提示),见 Emoji cheat sheet
  • 图片支持拖拽、截图粘贴等方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