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上火币,立马飞天。结果高潮不到三分钟,你就一路回调。
刚忍痛割肉卖出,又来个火币pos挖矿,快速暴涨20%......
VSYS近期的走势确实让新进的小伙伴,苦笑不得,无所适从。
但作为全球首个面向金融领域的区块链数据库项目,VSYS依然是目前最正宗的DeFi项目之一,但却是目前市值排名最高的DeFi项目。
但用数据说话,考虑到这一个月BTC跌了5.12%,ETH跌了16.49%,EOS跌17.73%,XRP跌18.10%,而VSYS同期跌幅为16.82%,基本与各位主流币保持一个节奏,相比飞流直下的山寨币,VSYS的市场表现应该算是差强人意啦。
我经常跟群内的小伙伴分享一个关于VSYS项目的操作策略那就是“持续定投铸币+网格波段交易”。前面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每个月固定一个时间,拿出固定的金额持续买入VSYS,然后在钱包中完成租赁,定期获得铸币分息,持续完成VSYS量的积累,这个主要目的是赚币。比如笔者每个月拿出3000元,已经持续定投VSYS近10个月,这是基于对项目的长期看好持续买入的。至于具体金额,可以量力而行,比如群内有朋友每月定投1万元,也有的小伙伴只是定投100元,其实都是可以的。
至于“网格波段交易”,其实就是利用网格交易工具完成波段操作,赚市场波动的钱。我用的网格交易工具是BitUniverse,它几乎支持所有主流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而且目前还处于推广的免费期,只要绑定相应的交易所账户后,设定好你的交易策略,那么就会自动进行网格交易。举例而言,你设置1.88元卖出VSYS、1.44元买回同等数量VSYS,然后它就会帮你自动重复执行,直至你取消该设置。
那么,网格交易真的这么神奇吗?是的!对于波动市场,网格交易确实是一把利剑,只需要付出少量手续费就可以赚取波动收益。当然网格交易也不是万能的,比如网格交易不适用于走势比较稳的币种,也不适用于单边行情——币价走势过稳意味着没有差价可以赚,而单边行情,不论是单边暴涨还是单边下跌,都意味着因为一丁点的差价利润而踏空或被套牢。
问题来了,为啥说VSYS适合网格交易呢?因为,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发现VSYS在币价节奏上是有很深“套路”的,有群友将其整理如下:
也就是说想火币矿池、OK矿池这样的交易所生态项目是不会随便参与一个项目的节点的,而如果参与了一个项目的节点,你可以去排查一下,基本铁定都会上该数字货币!
当然,你如果再对照同期VSYS的币价,你会惊奇地发现,每次预热要上所前,都会有一波不错的涨势,而一旦上了交易所又难免冲高回落,但每次回落的低点都不会低于前低,而高点则会创新高——这说明VSYS的长期走势是向上的。
当然,既然vsys长期是向好的,那么这一阶段的高点在未来看都是低点,都是底部区域,老老实实地买入持有不就好了吗?
嗯!这个观点我也赞成。但人嘛?有时候就是那么犯贱,都想着试图通过秀操作来赚取超额利润(波动利润),但实际上看很多人做BTC波段的都没有那一批一直死死拿着的赚的多。但没办法,人的天性就是好动,就是喜欢交易带来的快感。所以,笔者才有“持续定投铸币+网格波段交易”组合策略,前者雷打不动,负责长线;后者随缘参与,图个乐子——但因为有自动网格交易软件在,一般都可以赚点小钱,买几条天叶抽抽还是够的。
喝酒属茅台,抽烟是天叶
最后,前脚V SYSTEMS团队被BW.com交易所邀请去参加BW交易所在首尔的KRW发布会,后脚VSYS今天就登陆了韩国的Bithumb Global,这明显是棒子为了VSYS争风吃醋嘛!
need-to-insert-img
当然,另一个即将揭晓的谜底,OKpool已经成为VSYS超级节点,那么OK上线VSYS还会远吗?
除了二级市场,VSYS近期落地速度进一步加速:
智能合约开发:第一版本的VSYS智能合约代码已合并到主分支,Euclid版本准备启动,智能合约很快会在主链上支持。VSYS智能合约的最初版本会允许用户简单的创建定制代币,并允许自由的定义代币的用途。更多VSYS智能合约的功能正在设计过程中。
SDK开发:主链的SDK开发正在继续。GO语言和Java语言的版本很快就能使用,Golang语言和Javascript语言的SDK已经更新至支持智能合约功能,而Java版本的正在开发当中。
钱包开发:V SYSTEMS网页端钱包 RC1版本已经发布。漏洞修复和小的改进已经布置。网页端钱包今后会有更多的改进。测试网钱包目前支持智能合约,主网钱包已经为Euclid版本的发布准备好了。
总体来看,VSYS一如既往地在公链开发、社区运营和二级市场等全面持续发力,后续依然潜力十足。那么,月底还有一场在成都的分享会,成都的小伙伴可以一睹为快了~
作者:币布斯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901d71e338d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有疑问加站长微信联系(非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