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package sync 剖析(三):sync.Cond

oscarzhao · · 613 次点击 · · 开始浏览    
这是一个创建于 的文章,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一、前言


Go语言在设计上对同步(Synchronization,数据同步和线程同步)提供大量的支持,比如 goroutine和channel同步原语,库层面有
- sync:提供基本的同步原语(比如Mutex、RWMutex、Locker)和 工具类(Once、WaitGroup、Cond、Pool、Map)
- sync/atomic:提供变量的原子操作(基于硬件指令 compare-and-swap)

-- 引用自《Golang package sync 剖析(二): sync.WaitGroup》

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 sync.WaitGroup 提高程序的并行度。本期文章我们介绍 package sync 下的另一个工具类:sync.Cond

sync.Cond 对标 同步原语“条件变量”,它可以阻塞一个,或同时阻塞多个线程,直到另一个线程 1) 修改了条件变量; 2)通知一个(或所有)等待的线程。

注:Go语言里没有线程,只有更轻量级的协程。本文中,“线程”均代指“协程”(goroutine)。

相对于 sync.Once 和 sync.WaitGroup, sync.Cond 比较难以理解,使用门槛也很高,在 Google 上搜一下,排名前10结果中有这样几个:

sync_Cond_issue.jpeg

非常神奇的是:一篇名为 “如何正确使用sync.Cond” 的帖子竟然有 16k 的浏览量!

sync_Cond_issue_detail.jpeg

究竟是条件变量这个概念难以理解,还是 sync.Cond 的设计太反人类,我们一探究竟。

二、sync.Cond 怎么用

开篇我们就提到了条件变量的应用场景,我们回顾一下:

sync.Cond 对标 同步原语“条件变量”,它可以阻塞一个,或同时阻塞多个线程,直到另一个线程 
1) 修改了共享变量; 
2)通知该条件变量。

首先,我们把概念搞清楚,条件变量的作用是控制多个线程对一个共享变量的读写。我们有三类主体:

  1. 共享变量:条件变量控制多个线程对该变量的读写;
  2. 等待线程:被条件变量阻塞的线程,有一个或多个;
  3. 更新线程:更新共享变量,并唤起一个或多个等待线程。

其次,我们看看 sync.Cond 的说明书:

// 创建一个 sync.Cond 对象
func NewCond(l Locker) *Cond

// 阻塞当前线程,并等待条件触发
func (c *Cond) Wait()

// 唤醒所有等待线程
func (c *Cond) Broadcast()

// 唤起一个等待线程
// 没有等待线程也不会报错
func (c *Cond) Signal()

大家看完这段代码,脑子里第一个问题大概是:NewCond 要一把锁是干嘛用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 kubernetes 源码里 FIFO 队列为例,一步一步说 sync.Cond 的用法:

type FIFO struct {
  // lock 控制对象读写
  lock sync.RWMutex
  // 阻塞Pop操作,Add成功后激活被阻塞线程
  cond sync.Cond
  // items 存储数据
  items map[string]interface{}
  // queue 存储key
  queue []string
  // keyFunc是hash函数
  keyFunc KeyFunc

  // 维护items和queue同步
  populated bool
  initialPopulationCount int

  // 队列状态:是否已经关闭
  closed     bool
  closedLock sync.Mutex
}

首先,这是一个 FIFO 队列,问题又来了:go 内置的 channel 不香吗?还真的是不够香。

FIFO 具备一些额外的特性:

  1. 支持自定义处理函数,并保障每个元素只被处理一次(exactly once);
  2. 支持元素去重,版本更新,并只处理最新版本,而不是每次更新都处理一次;
  3. 支持元素删除,删除的元素不进行处理;
  4. 支持 list 所有元素。

really_xiang_warning.jpeg

FIFO 的成员函数有:

// 从队头取一个元素,没有则会被阻塞
Pop(PopProcessFunc) (interface{}, error)
// 向队尾加一个元素,如果已经存在,则不做任何操作
Add(obj interface{}) error
AddIfNotPresent(interface{}) error
// 更新元素
Update(obj interface{}) error
// 删除元素
Delete(obj interface{}) error
// 关闭队列
Close()
// 读取所有元素
List() []interface{}
// 读取所有 key
ListKeys() []string
// 通过元素读取元素(通过 keyFunc 映射到同样的 key)
Get(obj interface{}) (item interface{}, exists bool, err error)
// 通过key读取元素
GetByKey(key string) (item interface{}, exists bool, err error)
// 用传入的数组替换队列内容
Replace([]interface{}, string) error
// 同步items和queue
Resync() error
// items和queue是否同步
HasSynced() bool

回到本文的主题 sync.Cond,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

  • 一个 FIFO 实例就是一个共享变量
  • 调用 Pop 的线程是等待线程
  • 调用 Add 的线程是更新线程

lock sync.RWMutex 用于控制对共享变量的并发访问,本质上是控制对 queueitems 两个字段的并发访问。

由于条件变量 cond sync.Cond 在实现 Wait 时,把锁操作也包含进去了,所以初始化时需要传入一个锁变量。在使用时,是这样的:

// 初始化一个 FIFO
func NewFIFO(keyFunc KeyFunc) *FIFO {
  // lock 和 cond 均是默认值
  f := &FIFO{
    items:   map[string]interface{}{},
    queue:   []string{},
    keyFunc: keyFunc,
  }
  // 将 lock 共享给 cond
  f.cond.L = &f.lock
  return f
}

// Pop 操作
func (f *FIFO) Pop(process PopProcessFunc) (interface{}, error) {
  // 锁住共享变量
  f.lock.Lock()
  defer f.lock.Unlock()
  for {
    for len(f.queue) == 0 {
      // 队列已关闭
      if f.IsClosed() {
        return nil, ErrFIFOClosed
      }
      // 队列为空,等待数据
      f.cond.Wait()
    }
    
    // 此处省略一段代码...
    // 从 items 和 queue 删除元素
  }
}

// Add 操作
func (f *FIFO) Add(obj interface{}) error {
  id, err := f.keyFunc(obj)
  if err != nil {
    return KeyError{obj, err}
  }
  
  // 锁住共享变量
  f.lock.Lock()
  defer f.lock.Unlock()
  
  // 此处省略一段代码 ...
  // 添加元素到 items 和 queue

  // 通知等待线程
  f.cond.Broadcast()
  return nil
}

上面的代码中,等待线程做的是:

  1. 给共享变量加锁
  2. 有数据,就返回数据;没有数据就调用 Wait 等数据

更新线程做的是:

  1. 给共享变量加锁
  2. 写入数据,调用 Broadcast

看起来很简单,Ok? 但是你品一品,你细品,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zhoudongyu_easy_thing.jpg

等待线程 加锁以后,更新线程 要更新共享变量,怎么会取到锁呢?

我们先看看官方文档对 Wait 的解释:

Wait atomically unlocks c.L and suspends execution of the calling goroutine. After later resuming execution, Wait locks c.L before returning.

大概意思是: Wait 首先会解锁 c.L,然后阻塞当前的协程;后续协程被 Broadcast/Signal 唤醒以后,在对 c.L 加锁,然后 return。

所以,cond sync.Cond 的初始化需要一把锁,并且和 FIFO 实例用同一把锁。

三、sync.Cond 实现

如果不考虑 runtime 如何实现阻塞和激活,sync.Cond 本身的实现逻辑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看下源码(删减版):


type Cond struct {
  noCopy noCopy

  // 共享变量被访问前,必须取到锁 L
  L Locker

  notify  notifyList
  checker copyChecker
}

// Wait 
func (c *Cond) Wait() {
  // 给当前协程分配一张船票
  t := runtime_notifyListAdd(&c.notify)
  // 解锁
  c.L.Unlock()
  // 暂定当前协程的执行,等通知
  runtime_notifyListWait(&c.notify, t)
  // 加锁
  c.L.Lock()
}

// Signal 唤醒被 c 阻塞的一个协程(如果有)
func (c *Cond) Signal() {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One(&c.notify)
}

// Broadcast 唤醒所有被 c 阻塞的协程
func (c *Cond) Broadcast() {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All(&c.notify)
}

这里着重说下 runtime_* 函数的功能:

  1. runtime_notifyListAdd 将当前线程添加到通知列表,以能够接收通知;
  2. runtime_notifyListWait 将当前协程休眠,接收到通知以后才会被唤醒;
  3.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One 发送通知,唤醒 notify 列表里一个协程
  4.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All 发送通知,唤醒 notify 列表里所有协程

四、总结

sync.Cond 是Go语言对条件变量的一个实现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本质上,sync.Once 和 channel 也是条件变量的实现。

  1. sync.Once 里锁和原子操作用于控制共享变量的读写;
  2. channel 通过 close(ch) 可以通知其他协程读取数据;

sync.Once 和 channel 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它们都只能保证第一次满足条件变量,而 sync.Cond 可以提供持续的保障。

由于 sync.Cond 的复杂性(我认为是 godoc 写的太差了),且应用场景相对较少,其出现频次低于 sync.Oncesync.WaitGroup。不过在合适的应用场景出现时,它就会展示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References

  1. C++ std::condition_variable
  2. kubernetes FIFO queue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入Go语言”

图片描述


有疑问加站长微信联系(非本文作者)

本文来自:Segmentfault

感谢作者:oscarzhao

查看原文:Golang package sync 剖析(三):sync.Cond

入群交流(和以上内容无关):加入Go大咖交流群,或添加微信:liuxiaoyan-s 备注:入群;或加QQ群:692541889

613 次点击  
加入收藏 微博
上一篇:leetcode_532
暂无回复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回复 没有账号 ?)
  •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能够对别人有帮助
  • 支持 Markdown 格式, **粗体**、~~删除线~~、`单行代码`
  • 支持 @ 本站用户;支持表情(输入 : 提示),见 Emoji cheat sheet
  • 图片支持拖拽、截图粘贴等方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