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Iterator 设计

Private · · 714 次点击 · · 开始浏览    
这是一个创建于 的文章,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在学习《算法》这本书时,第一章有一个 Bag 的数据结构,它定义为不能删除元素的集合。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数据结构底层结构其实只有数组与链表,所以在实现 Bag 时想使用数组和链表分别实现。

但是在设计 Bag API 时发现,该如何提供一个通用的遍历方式给第三方调用?因为不像 Java,Golang 并未提供一个迭代接口,只是原生语法上支持对一些容器的遍历,如下所示:

// 如果 container 是数组或者 Slice,那么 k => index,v => 数组元素;
// 如果 container 是 Map,那么 k => key,v => value;
for k, v := range container {
}

// 对于 channel 也是使用 range 方式,但是返回值不同
for item := range channel {
}

所以对于自定义结构,需要设计一个通用的 API 进行遍历,即 Iterator 模式。
对于 Golang 来实现一些数据结构,Iterator 模式是比较重要的。

这里先设定 Bag 两种不同底层存储结构的定义:

// 使用数组做底层存储
type arrBag struct {
    data []interface{}
    size int
}

// 使用链表做底层存储
type node struct {
    data interface{}
    next *node
}
type linkBag struct {
    node *node
    size int
}

在参考了几篇博主的文章后,基于自身理解想到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模式1:回调机制

定义一个 Iterable 接口,如下:

// if need to break, return error
type IterableCallback func(interface{}) error

type Iterable interface {
    Iterator(IterableCallback)
}

然后在对象中实现对应的 Iterator() 方法,改方法接受 callback 函数作为参数,默认会把 Bag 的每个数据迭代然后作为 callbak 参数传入,如果 callback 返回 error,那么就会中断迭代。

// Array Bag
func (b *arrBag) Iterator(cb IterableCallback) {
    var err error
    for i := 0; i < len(b.data); i++ { // b.data => []interface{}
        if err = cb(b.data[i]); err != nil {
            break
        }
    }
}

// Link Bag
func (b *linkBag) Iterator(cb IterableCallback) {
    var err error
    for item := b.first; item != nil; item = item.next {
        if err = cb(item); err != nil {
            break
        }
    }
}

那么对于调用方来说,把对迭代操作通过 callback 函数传递过来即可。

b := NewBag()

// case 1: find a item
var found interface{}
b.Iterator(func(item interface{}) error {
    if item == matched {
        found = item
        return errors.New("iterator break")
    }
    return nil
})

// case 2: sum
var sum int
b.Iterator(func(i interface{}) error {
    item := i.(int)
    sum += item
    return nil
})

这种实现方式简单明了,很好的利用 Golang 的函数编程特性,但有一个不好的点是需预先定义好函数类型以及参数类型,不太好扩展。不过整体看这个无伤大雅,毕竟大部分情况是可以满足的。

模式2:闭包

类似 Python 或 JavaScript 的 generator 方式,使用闭包来控制迭代进度。

// For Array underlying implementation
func (b *arrBag) Iterator() (func() (interface{}, bool), bool) {
    index := 0
    var item interface{}
    return func() (interface{}, bool) {
        if index < a.size {
            item = a.data[index]
            index++
        } else {
            item = nil
        }
        return item, index < a.size
    }, index < a.size
}

// For Link underlying implementation
func (b *linkBag) Iterator() (func() (interface{}, bool), bool) {
    item := b.node
    return func() (interface{}, bool) {
        current := item
        if current != nil {
            item = current.next
        }
        return current, item != nil
    }, item != nil && item.next != nil
}

使用示例:

it, hasNext := a.Iterator()
for hasNext {
    item, hasNext = it()
    fmt.Printf("%v\n", item)
}

模式3:使用 chan

从开头我们知道,除了 slice 和 map 的 for-range 形式外,Golang 也提供对 channel 的 for-range 语句操作。根据此特性,也可以通过 channel 来实现迭代。

首先定义一个通用的 interface:

type ChanIterable interface {
    Chan(context.Context) chan interface{}
}

这里的 context 主要是为了控制终止迭代,也可以使用特定的 chan,譬如 stop := make(chan struct{}),把 stop 传入。虽然 Golang 推荐使用 context 作为 API 设计的第一个参数,但是这里感觉其实使用 chan 更好,因为调用者会有意识的做 close(chan) 动作,而对于 context,估计会漏掉 cancel context 操作。

方法定义:

// For Array underlying implementation
func (b *arrBag) Chan(ctx context.Context) <-chan interface{} {
    buf := make(chan interface{})
    go func() {
        defer close(buf)
        for _, item := range b.data {
            select {
            case <-ctx.Done():
                return
            default:
                buf <- item
            }
        }
    }()
    return buf
}

// For Link underlying implementation
func (b *linkBag) Chan(ctx context.Context) <-chan interface{} {
    buf := make(chan interface{})
    node := b.node
    go func() {
        defer close(buf)
        for node != nil {
            select {
            case <-ctx.Done():
                return
            default:
                buf <- node.data
                node = node.next
            }
        }
    }()
    return buf
}

那么使用上,可以这样: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 defer cancel() // 如果需要遍历所有,可以把 cancel() 放到 defer 处
for item := range ab.Chan(ctx) {
    if item == matched {
        cancel() // 保证中断遍历,资源回收
        return
    }
}

这里的实现是无缓冲的 chan,为了提高性能,也可以使用有缓冲。但是对于有缓冲的 chan,我们在控制内部 close 后需要消费掉缓冲区内的数据,否则依然有内存浪费。所以对于有缓冲,虽然性能提升(做了 benchmark,可以看到性能提升的不高),但需要多余的循环,同时不好控制何时结束,所以这里不建议使用有缓冲 channel。

模式4:有状态的遍历

有状态其实是参考 Java 这种面向对象模式设计,创建一个单独指向源数据区的指针,并且记录遍历的进度。

type IteratorObj interface {
    HasNext() bool
    Next() interface{}
}

然后,定义一个 Iterable 接口,对于对象就需要实现此接口,它会生成一个新的对象。
使用上,每次需要遍历时,都需要创建一个新的 IteratorObj

type Iterable interface {
    GenIterator() IteratorObj
}

代码示例如下:

// 底层采用数组存储数据
type objArrayIterator struct {
    index int
    data  []interface{}
}

func (b *arrBag) GenIterator() iterable.IteratorObj {
    return &objArrayIterator{
        index: 0,
        data:  b.data,
    }
}

func (it *objArrayIterator) HasNext() bool {
    return it.index < len(it.data)
}

func (it *objArrayIterator) Next() interface{} {
    var result interface{}
    if it.index < len(it.data) {
        result = it.data[it.index]
        it.index++
    }
    return result
}

// 底层采用链表存储数据
type objLinkIterator struct {
    iNode *node
}

func (b *linkBag) GenIterator() iterable.IteratorObj {
    return &objLinkIterator{
        iNode: b.first,
    }
}

func (it *objLinkIterator) HasNext() bool {
    return it.iNode != nil
}

func (it *objLinkIterator) Next() interface{} {
    result := it.iNode
    if it.iNode != nil {
        it.iNode = it.iNode.next
    }
    return result
}

使用示例如下:

ab := newArrBag(10)
it := ab.GenIterator()
for it.HasNext() {
    fmt.Printf("%v\t", it.Next())
}

这种方式实现相对前三种有点啰嗦,不过从 Java 这类编程语言过来的同学可能会感觉比较熟悉。

总结

从最初的目的:实现统一的 iterator API 来看,以上四种实现方式从 API 设计上都无可挑剔。

在参考的几篇文章里,有些实现方法都有一个通用问题,就是该如何保证中断遍历时能很好的回收资源,譬如使用 chan 模式的时候,内部实现改如何在最后 close 掉。
但在上面实现的几种模式里,都保证最后能资源回收,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最后通过 Golang 的 benchmark 来对比四种实现方式哪种更优。

#  go test -benchmem -bench ^Benchmark -run ^$
BenchmarkIterateBag_Callback_Array-8             429       2500652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Callback_Link-8              375       3479282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Channel_Array-8                6     220628550 ns/op         176 B/op           1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Channel_Link-8                 5     207023700 ns/op         200 B/op           2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Closure_Array-8              243       4789662 ns/op          56 B/op           3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Closure_Link-8               351       3945431 ns/op          24 B/op           2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Objective_Array-8            278       4335142 ns/op          32 B/op           1 allocs/op
BenchmarkIterateBag_Objective_Link-8             240       4364060 ns/op           8 B/op           1 allocs/op

从性能上看,使用 callback 方式更优,且没有额外的内存分配,并且 interface 设计更为简单、优雅。
对于使用 chan 性能更差,觉得主要原因是虽然只有两个 goroutine 存在,但是对于 chan 的分配以及 goroutine 调度,对性能还是有点影响。

参考

  1. Iterators in Go
  2. What is most idiomatic way to create an iterator in Go?,答案中有一个代码示例看起来很详细
  3. Golang背包和迭代器的实现

有疑问加站长微信联系(非本文作者)

本文来自:Segmentfault

感谢作者:Private

查看原文:Golang Iterator 设计

入群交流(和以上内容无关):加入Go大咖交流群,或添加微信:liuxiaoyan-s 备注:入群;或加QQ群:692541889

714 次点击  
加入收藏 微博
暂无回复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回复 没有账号 ?)
  •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能够对别人有帮助
  • 支持 Markdown 格式, **粗体**、~~删除线~~、`单行代码`
  • 支持 @ 本站用户;支持表情(输入 : 提示),见 Emoji cheat sheet
  • 图片支持拖拽、截图粘贴等方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