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DA与TensorRT部署实战课程(完结8章+源码+课件)

kuanmdboss · · 1085 次点击 · 开始浏览    置顶
这是一个创建于 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1.png](https://static.golangjob.cn/231113/9d7ae2827e4f2f470e8ae7cd81261345.png) TensorRT部署手把手教您,跟我一起来学习。 这东西就是 NVidia 在自家显卡上做了一个深度学习 inference 加速的框架,只要你把训练好的模型参数和结构告诉他,他就能自动帮你优化(硬件相关),以达到最快速度。 这涉及两个问题: 应该以什么模型格式把模型喂给 TensorRT? 如何使用 TensorRT 优化后的模型? 对于第一个问题:现在的深度学习框架非常多,不止常用的 pytorch/tensorflow,而即使是同一种框架还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让 TensorRT 对每一个框架都直接支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TensorRT 只需要知道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即可,它支持三种转换入口: TF-TRT,要求是 TensorFlow 模型 ONNX 模型格式 使用 TensorRT API 手动把模型搭起来,然后把参数加载进去 第一种不够灵活,第三种比较麻烦,所以最省事方便的就是第二种方法。本文介绍第二种。 ONNX 就是一个通用的神经网络格式,一个 .onnx 文件内包含了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甭管是用什么深度学习框架写的网络,只要把模型导出成 ONNX 格式,就跟原本的代码没有关系了。 转成 ONNX 格式还没有被优化,需要再使用 TensorRT 读取它并优化成 TensorRT Engine。优化参数也在这一步指定。 对于第二个问题:得到的 TensorRT Engine 是硬件相关的,之后跑模型只需要运行这个 Engine 即可。调用 TensorRT Engine 需要使用 TensorRT Runtime API。 所以整个逻辑就是: 把你的模型导出成 ONNX 格式。 把 ONNX 格式模型输入给 TensorRT,并指定优化参数。 使用 TensorRT 优化得到 TensorRT Engine。 使用 TensorRT Engine 进行 inference。 屏蔽 nouveau 驱动 nouveau 是系统自带的一个显示驱动程序,需要先将其禁用,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在安装显卡驱动时,会提示:You appear to be running an X server …,然后安装失败。分别打开如下两个文件(如果没有就创建一个),并在其中输入如下两句,然后保存。 # vim /etc/modprobe.d/nvidia-installer-disable-nouveau.conf # vim /lib/modprobe.d/nvidia-installer-disable-nouveau.conf ... blacklist nouveau options nouveau modeset=0 重做 initramfs镜像 重做镜像之后启动才会屏蔽驱动,否则无效,重做时应先rm已有驱动,否则会提示无法覆盖。 这一步需要确保 boot 文件目录的空间足够,否则会失败。建议大于 400 MB # cp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boot/initramfs-$(uname -r).img.bak # dracut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uname -r) --force # rm /boot/initramfs-$(uname -r).img.bak ; 这一步可不执行 如果想用YOLOv5对图像做目标检测,在将图像输入给模型之前还需要做一定的预处理操作,预处理操作应该与模型训练时所做的操作一致。YOLOv5的输入是RGB格式的3通道图像,图像的每个像素需要除以255来做归一化,并且数据要按照CHW的顺序进行排布。所以YOLOv5的预处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将原始输入图像缩放到模型需要的尺寸,比如640x640。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原始图像是按照等比例进行缩放的,如果缩放后的图像某个维度上比目标值小,那么就需要进行填充。举个例子:假设输入图像尺寸为768x576,模型输入尺寸为640x640,按照等比例缩放的原则缩放后的图像尺寸为640x480,那么在y方向上还需要填充640-480=160(分别在图像的顶部和底部各填充80)。来看一下实现代码: cv::Mat input_image = cv::imread("dog.jpg"); cv::Mat resize_image; const int model_width = 640; const int model_height = 640; const float ratio = std::min(model_width / (input_image.cols * 1.0f), model_height / (input_image.rows * 1.0f)); // 等比例缩放 const int border_width = input_image.cols * ratio; const int border_height = input_image.rows * ratio; // 计算偏移值 const int x_offset = (model_width - border_width) / 2; const int y_offset = (model_height - border_height) / 2; cv::resize(input_image, resize_image, cv::Size(border_width, border_height)); cv::copyMakeBorder(resize_image, resize_image, y_offset, y_offset, x_offset, x_offset, cv::BORDER_CONSTANT, cv::Scalar(114, 114, 114)); // 转换为RGB格式 cv::cvtColor(resize_image, resize_image, cv::COLOR_BGR2RGB); 格式转化 要将tensorflow的pb文件转化为uff格式的文件,首先找到convert_to_uff文件,看自己用的是哪个版本的python,如果是python3,则在/usr/lib/python3.5/dist-packages/uff/bin文件夹下,如果是python2,则在/usr/lib/python2.7/dist-packages/uff/bin文件夹下 我们在终端中进入end_to_end_tensorflow_mnist,运行以下指令 首先使用 Pytorch 实现一个和上文一致的模型,即只对输入做一次池化并输出;然后将 Pytorch 模型转换成 ONNX 模型;最后将 ONNX 模型转换成 TensorRT 模型。这里主要使用了 TensorRT 的 OnnxParser 功能,它可以将 ONNX 模型解析到 TensorRT 的网络中。最后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一个 TensorRT 模型,其功能与上述方式实现的模型功能一致。 import torch import onnx import tensorrt as trt onnx_model = 'model.onnx' class NaiveModel(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pool = torch.nn.MaxPool2d(2, 2)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pool(x) device = torch.device('cuda:0') # generate ONNX model torch.onnx.export(NaiveModel(), torch.randn(1, 3, 224, 224), onnx_model, input_names=['input'], output_names=['output'], opset_version=11) onnx_model = onnx.load(onnx_model) # create builder and network logger = trt.Logger(trt.Logger.ERROR) builder = trt.Builder(logger) EXPLICIT_BATCH = 1 << (int)( trt.NetworkDefinitionCreationFlag.EXPLICIT_BATCH) network = builder.create_network(EXPLICIT_BATCH) # parse onnx parser = trt.OnnxParser(network, logger) if not parser.parse(onnx_model.SerializeToString()): error_msgs = '' for error in range(parser.num_errors): error_msgs += f'{parser.get_error(error)}\n' raise RuntimeError(f'Failed to parse onnx, {error_msgs}') config = builder.create_builder_config() config.max_workspace_size = 1<<20 profile = builder.create_optimization_profile() profile.set_shape('input', [1,3 ,224 ,224], [1,3,224, 224], [1,3 ,224 ,224]) config.add_optimization_profile(profile) # create engine with torch.cuda.device(device): engine = builder.build_engine(network, config) with open('model.engine', mode='wb') as f: f.write(bytearray(engine.serialize())) print("generating file done!")

有疑问加站长微信联系(非本文作者)

入群交流(和以上内容无关):加入Go大咖交流群,或添加微信:liuxiaoyan-s 备注:入群;或加QQ群:692541889

1085 次点击  
加入收藏 微博
暂无回复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回复 没有账号 ?)
  •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能够对别人有帮助
  • 支持 Markdown 格式, **粗体**、~~删除线~~、`单行代码`
  • 支持 @ 本站用户;支持表情(输入 : 提示),见 Emoji cheat sheet
  • 图片支持拖拽、截图粘贴等方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