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深入剖析slice和array

thinkeridea · · 612 次点击 · · 开始浏览    
这是一个创建于 的文章,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文章来源:https://thinkeridea.github.io/201901/go/shen_ru_pou_xi_slice_he_array.html

 

arrayslice 看似相似,却有着极大的不同,但他们之间还有着千次万缕的联系 slice 是引用类型、是 array 的引用,相当于动态数组,
这些都是 slice 的特性,但是 slice 底层如何表现,内存中是如何分配的,特别是在程序中大量使用 slice 的情况下,怎样可以高效使用 slice
今天借助 Gounsafe 包来探索 arrayslice 的各种奥妙。

数组

slice 是在 array 的基础上实现的,需要先详细了解一下数组。

维基上如此介绍数组: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组数据结构(英语:array data structure),简称数组(英语:Array),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element)的集合所组成的数据结构,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来存储,利用元素的索引(index)可以计算出该元素对应的存储地址。
数组设计之初是在形式上依赖内存分配而成的,所以必须在使用前预先请求空间。这使得数组有以下特性:

  1. 请求空间以后大小固定,不能再改变(数据溢出问题);
  2. 在内存中有空间连续性的表现,中间不会存在其他程序需要调用的数据,为此数组的专用内存空间;
  3. 在旧式编程语言中(如有中阶语言之称的C),程序不会对数组的操作做下界判断,也就有潜在的越界操作的风险(比如会把数据写在运行中程序需要调用的核心部分的内存上)。

根据维基的介绍,了解到数组是存储在一段连续的内存中,每个元素的类型相同,即是每个元素的宽度相同,可以根据元素的宽度计算元素存储的位置。
通过这段介绍总结一下数组有一下特性:

  • 分配在连续的内存地址上
  • 元素类型一致,元素存储宽度一致
  • 空间大小固定,不能修改
  • 可以通过索引计算出元素对应存储的位置(只需要知道数组内存的起始位置和数据元素宽度即可)
  • 会出现数据溢出的问题(下标越界)

Go 中的数组如何实现的呢,恰恰就是这么实现的,实际上几乎所有计算机语言,数组的实现都是相似的,也拥有上面总结的特性。
Go 语言的数组不同于 C 语言或者其他语言的数组,C 语言的数组变量是指向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
Go 语言的数组是一个值,Go 语言中的数组是值类型,一个数组变量就表示着整个数组,意味着 Go 语言的数组在传递的时候,传递的是原数组的拷贝。

在程序中数组的初始化有两种方法 arr := [10]int{}var arr [10]int,但是不能使用 make 来创建,数组这节结束时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使用 unsafe来看一下在内存中都是如何存储的吧: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safe"
)

func main() {
    var arr = [3]int{1, 2, 3}

    fmt.Println(unsafe.Sizeof(arr))
    size := unsafe.Sizeof(arr[0])

    // 获取数组指定索引元素的值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 1*size)))

    // 设置数组指定索引元素的值
    *(*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 1*size)) = 10

    fmt.Println(arr[1])
}

这段代码的输出如下 (Go Playground):

12
2
10

首先说 12fmt.Println(unsafe.Sizeof(arr)) 输出的,unsafe.Sizeof 用来计算当前变量的值在内存中的大小,12 这个代表一个 int 有4个字节,3 * 4 就是 12
这是在32位平台上运行得出的结果, 如果在64位平台上运行数组的大小是 24。从这里可以看出 [3]int 在内存中由3个连续的 int 类型组成,且有 12 个字节那么长,这就说明了数组在内存中没有存储多余的数据,只存储元素本身。

size := unsafe.Sizeof(arr[0]) 用来计算单个元素的宽度,int在32位平台上就是4个字节,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用来计算数组起始位置的指针,1*size 用来获取索引为1的元素相对数组起始位置的偏移,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 1*size)) 获取索引为1的元素指针,*(*int) 用来转换指针位置的数据类型, 因为 int 是4个字节,所以只会读取4个字节的数据,由元素类型限制数据宽度,来确定元素的结束位置,因此得到的结果是 2

上一个步骤获取元素的值,其中先获取了元素的指针,赋值的时候只需要对这个指针位置设置值就可以了, *(*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 1*size)) = 10 就是用来给指定下标元素赋值。

数组在内存中的结构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safe"
)

func main() {
    n:= 10
    var arr = [n]int{}
    fmt.Println(arr)
}

如上代码,动态的给数组设定长度,会导致编译错误 non-constant array bound n, 由此推导数组的所有操作都是编译时完成的,会转成对应的指令,通过这个特性知道数组的长度是数组类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必须在编写程序时确定。
可以通过 GOOS=linux GOARCH=amd64 go tool compile -S array.go 来获取对应的汇编代码,在 array.go 中做一些数组相关的操作,查看转换对应的指令。

之前的疑问,为什么数组不能用 make 创建? 上面分析了解到数组操作是在编译时转换成对应指令的,而 make 是在运行时处理(特殊状态下会做编译器优化,make可以被优化,下面 slice 分析时来讲)。

slice

因为数组是固定长度且是值传递,很不灵活,所以在 Go 程序中很少看到数组的影子。然而 slice 无处不在,slice 以数组为基础,提供强大的功能和遍历性。
slice 的类型规范是[]T,slice T元素的类型。与数组类型不同,slice 类型没有指定的长度。

slice 申明的几种方法:

s := []int{1, 2, 3} 简短的赋值语句
var s []int var 申明
make([]int, 3, 8)make([]int, 3) make 内置方法创建
s := ss[:5] 从切片或者数组创建

slice 有两个内置函数来获取其属性:

len 获取 slice 的长度
cap 获取 slice 的容量

slice 的属性,这东西是什么,还需借助 unsafe 来探究一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safe"
)

func main() {
    s := make([]int, 10, 20)

    s[2] = 100
    s[9] = 200

    size := unsafe.Sizeof(0)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2)))

    fmt.Println(*(*[20]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这段代码的输出如下 (Go Playground):

c00007ce90
10
20
[0 0 100 0 0 0 0 0 0 200 0 0 0 0 0 0 0 0 0 0]

这段输出除了第一个,剩余三个好像都能看出点什么, 10 不是创建 slice 的长度吗,20 不就是指定的容量吗, 最后这个看起来有点像 slice 里面的数据,但是数量貌似有点多,从第三个元素和第十个元素来看,正好是给 slice 索引 210 指定的值,但是切片不是长度是 10 个吗,难道这个是容量,容量刚好是 20个。

第二和第三个输出很好弄明白,就是 slice 的长度和容量, 最后一个其实是 slice 引用底层数组的数据,因为创建容量为 20,所以底层数组的长度就是 20,从这里了解到切片是引用底层数组上的一段数据,底层数组的长度就是 slice 的容量,由于数组长度不可变的特性,当 slice 的长度达到容量大小之后就需要考虑扩容,不是说数组长度不能变吗,那 slice 怎么实现扩容呢, 其实就是在内存上分配一个更大的数组,把当前数组上的内容拷贝到新的数组上, slice 来引用新的数组,这样就实现扩容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看出来 slice 是如何引用数组的,额…… 之前的程序还有一个输出没有搞懂是什么,难道这个就是底层数组的引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safe"
)

func main() {
    arr := [10]int{1, 2, 3}
    arr[7] = 100
    arr[9] = 200

    fmt.Println(arr)

    s1 := arr[:]
    s2 := arr[2:8]

    size := unsafe.Sizeof(0)
    fmt.Println("----------s1---------")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1)))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2)))

    fmt.Println(s1)
    fmt.Println(*(*[10]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fmt.Println("----------s2---------")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2)))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arr[0]))+size*2)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2))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2)) + size*2)))

    fmt.Println(s2)
    fmt.Println(*(*[8]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2)))))
}

以上代码输出如下(Go Playground):

[1 2 3 0 0 0 0 100 0 200]
----------s1---------
c00001c0a0
c00001c0a0
10
10
[1 2 3 0 0 0 0 100 0 200]
[1 2 3 0 0 0 0 100 0 200]
----------s2---------
c00001c0b0
c00001c0b0
6
8
[3 0 0 0 0 100]
[3 0 0 0 0 100 0 200]

这段输出看起来有点小复杂,第一行输出就不用说了吧,这个是打印整个数组的数据。先分析一下 s1 变量的下面的输出吧,s1 := arr[:] 引用了整个数组,所以在第5、6行输出都是10,因为数组长度为10,所有 s1 的长度和容量都为10,那第3、4行输出是什么呢,他们怎么都一样呢,之前分析数组的时候 通过 uintptr(unsafe.Pointer(&arr[0])) 来获取数组起始位置的指针的,那么第4行打印的就是数组的指针,这么就了解了第三行输出的是上面了吧,就是数组起始位置的指针,所以 *(*uintptr)(unsafe.Pointer(&s1)) 获取的就是引用数组的指针,但是这个并不是数组起始位置的指针,而是 slice 引用数组元素的指针,为什么这么说呢?

接着看 s2 变量下面的输出吧,s2 := arr[2:8] 引用数组第3~8的元素,那么 s2 的长度就是 6。 根据经验可以知道 s2 变量输出下面第3行就是 slice 的长度,但是为啥第4行是 8 呢,slice 应用数组的指定索引起始位置到数组结尾就是 slice 的容量, 所以 所以从第3个位置到末尾,就是8个容量。在看第1行和第2行的输出,之前分析数组的时候通过 uintptr(unsafe.Pointer(&arr[0]))+size*2 来获取数组指定索引位置的指针,那么这段第2行就是数组索引为2的元素指针,*(*uintptr)(unsafe.Pointer(&s2)) 是获取切片的指针,第1行和第2行输出一致,所以 slice 实际是引用数组元素位置的指针,并不是数组起始位置的指针。

总结:

  • slice 是的起始位置是引用数组元素位置的指针。
  • slice 的长度是引用数组元素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长度。
  • slice 的容量是引用数组元素起始位置到数组末尾的长度。

经过上面一轮分析了解到 slice 有三个属性,引用数组元素位置指针、长度和容量。实际上 slice 的结构像下图一样:

slice

slice 增长

slice 是如何增长的,用 unsafe 分析一下看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safe"
)

func main() {
    s := make([]int, 9, 10)

    // 引用底层的数组地址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s = append(s, 1)

    // 引用底层的数组地址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s = append(s, 1)

    // 引用底层的数组地址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

以上代码的输出(Go Playground):

c000082e90
9 10
c000082e90
10 10
c00009a000
11 20

从结果上看前两次地址是一样的,初始化一个长度为9,容量为10的 slice,当第一次 append 的时候容量是足够的,所以底层引用数组地址未发生变化,此时 slice 的长度和容量都为10,之后再次 append 的时候发现底层数组的地址不一样了,因为 slice 的长度超过了容量,但是新的 slice 容量并不是11而是20,这要说 slice 的机制了,因为数组长度不可变,想扩容 slice就必须分配一个更大的数组,并把之前的数据拷贝到新数组,如果一次只增加1个长度,那就会那发生大量的内存分配和数据拷贝,这个成本是很大的,所以 slice 是有一个增长策略的。

Go 标准库 runtime/slice.go 当中有详细的 slice 增长策略的逻辑:

func growslice(et *_type, old slice, cap int) slice {
    .....
    
    // 计算新的容量,核心算法用来决定slice容量增长
    newcap := old.cap
    doublecap := newcap + newcap
    if cap > doublecap {
        newcap = cap
    } else {
        if old.len < 1024 {
            newcap = doublecap
        } else {
            for 0 < newcap && newcap < cap {
                newcap += newcap / 4
            }
            if newcap <= 0 {
                newcap = cap
            }
        }
    }

    // 根据et.size调整新的容量
    var overflow bool
    var lenmem, newlenmem, capmem uintptr
    switch {
    case et.size == 1:
        lenmem = uintptr(old.len)
        newlenmem = uintptr(cap)
        capmem = roundupsize(uintptr(newcap))
        overflow = uintptr(newcap) > maxAlloc
        newcap = int(capmem)
    case et.size == sys.PtrSize:
        lenmem = uintptr(old.len) * sys.PtrSize
        newlenmem = uintptr(cap) * sys.PtrSize
        capmem = roundupsize(uintptr(newcap) * sys.PtrSize)
        overflow = uintptr(newcap) > maxAlloc/sys.PtrSize
        newcap = int(capmem / sys.PtrSize)
    case isPowerOfTwo(et.size):
        var shift uintptr
        if sys.PtrSize == 8 {
            // Mask shift for better code generation.
            shift = uintptr(sys.Ctz64(uint64(et.size))) & 63
        } else {
            shift = uintptr(sys.Ctz32(uint32(et.size))) & 31
        }
        lenmem = uintptr(old.len) << shift
        newlenmem = uintptr(cap) << shift
        capmem = roundupsize(uintptr(newcap) << shift)
        overflow = uintptr(newcap) > (maxAlloc >> shift)
        newcap = int(capmem >> shift)
    default:
        lenmem = uintptr(old.len) * et.size
        newlenmem = uintptr(cap) * et.size
        capmem = roundupsize(uintptr(newcap) * et.size)
        overflow = uintptr(newcap) > maxSliceCap(et.size)
        newcap = int(capmem / et.size)
    }

    ......
    
    var p unsafe.Pointer
    if et.kind&kindNoPointers != 0 {
        p = mallocgc(capmem, nil, false)  // 分配新的内存
        memmove(p, old.array, lenmem) // 拷贝数据
        memclrNoHeapPointers(add(p, newlenmem), capmem-newlenmem)
    } else {
        p = mallocgc(capmem, et, true) // 分配新的内存
        if !writeBarrier.enabled {
            memmove(p, old.array, lenmem)
        } else {
            for i := uintptr(0); i < lenmem; i += et.size {
                typedmemmove(et, add(p, i), add(old.array, i)) // 拷贝数据
            }
        }
    }

    return slice{p, old.len, newcap} // 新slice引用新的数组,长度为旧数组的长度,容量为新数组的容量
}

基本呢就三个步骤,计算新的容量、分配新的数组、拷贝数据到新数组,社区很多人分享 slice 的增长方法,实际都不是很精确,因为大家只分析了计算 newcap 的那一段,也就是上面注释的第一部分,下面的 switch 根据 et.size 来调整 newcap 一段被直接忽略,社区的结论是:"如果 selic 的容量小于1024个元素,那么扩容的时候 slicecap 就翻番,乘以2;一旦元素个数超过1024个元素,增长因子就变成1.25,即每次增加原来容量的四分之一" 大多数情况也确实如此,但是根据 newcap 的计算规则,如果新的容量超过旧的容量2倍时会直接按新的容量分配,真的是这样吗?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s := make([]int, 10, 10)
    fmt.Println(len(s), cap(s))
    s2 := make([]int, 40)

    s = append(s, s2...)
    fmt.Println(len(s), cap(s))

}

以上代码的输出(Go Playground):

10 10
50 52

这个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如果是2倍增长应该是 10 * 2 * 2 * 2 结果应该是80, 如果说新的容量高于旧容量的两倍但结果也不是50,实际上 newcap 的结果就是50,那段逻辑很好理解,但是switch 根据 et.size 来调整 newcap 后就是52了,这段逻辑走到了 case et.size == sys.PtrSize 这段,详细的以后做源码分析再说。

总结

  • slice 的长度超过其容量,会分配新的数组,并把旧数组上的值拷贝到新的数组
  • 逐个元素添加到 slice 并操过其容量, 如果 selic 的容量小于1024个元素,那么扩容的时候 slicecap 就翻番,乘以2;一旦元素个数超过1024个元素,增长因子就变成1.25,即每次增加原来容量的四分之一。
  • 批量添加元素,当新的容量高于旧容量的两倍,就会分配比新容量稍大一些,并不会按上面第二条的规则扩容。
  • slice 发生扩容,引用新数组后,slice 操作不会再影响旧的数组,而是新的数组(社区经常讨论的传递 slice 容量超出后,修改数据不会作用到旧的数据上),所以往往设计函数如果会对长度调整都会返回新的 slice,例如 append 方法。

slice 是引用类型?

slice 不发生扩容,所有的修改都会作用在原数组上,那如果把 slice 传递给一个函数或者赋值给另一个变量会发生什么呢,slice 是引用类型,会有新的内存被分配吗。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trings"
    "unsafe"
)

func main() {
    s := make([]int, 10, 20)

    size := unsafe.Sizeof(0)
    fmt.Printf("%p\n", &s)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2)))

    slice(s)

    s1 := s
    fmt.Printf("%p\n", &s1)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1)))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2)))

    fmt.Println(strings.Repeat("-", 50))

    *(*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 = 20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2)))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1)))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1)) + size*2)))

    fmt.Println(s)
    fmt.Println(s1)
    fmt.Println(strings.Repeat("-", 50))

    s2 := s
    s2 = append(s2, 1)

    fmt.Println(len(s), cap(s), s)
    fmt.Println(len(s1), cap(s1), s1)
    fmt.Println(len(s2), cap(s2), s2)

}

func slice(s []int) {
    size := unsafe.Sizeof(0)
    fmt.Printf("%p\n", &s)
    fmt.Printf("%x\n", *(*uintptr)(unsafe.Pointer(&s)))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
    fmt.Println(*(*int)(unsafe.Pointer(uintptr(unsafe.Pointer(&s)) + size*2)))
}

这个例子(Go Playground)比较长就不逐一分析了,在这个例子里面调用函数传递 slice 其变量的地址发生了变化, 但是引用数组的地址,slice 的长度和容量都没有变化, 这说明是对 slice 的浅拷贝,拷贝 slice 的三个属性创建一个新的变量,虽然引用底层数组还是一个,但是变量并不是一个。

第二个创建 s1 变量,使用 s 为其赋值,发现 s1 和函数调用一样也是 s 的浅拷贝,之后修改 s1 的长度发现 s1 的长度发生变化,但是 s 的长度保持不变, 这也说明 s1 就是 s 的浅拷贝。

这样设计有什么优势呢,第三步创建 s2 变量, 并且 append 一个元素, 发现 s2 的长度发生变化了, s 并没有,虽然这个数据就在底层数组上,但是用常规的方法 s 是看不到第11个位置上的数据的, s1 因为长度覆盖到第11个元素,所有能够看到这个数据的变化。这里能看到采用浅拷贝的方式可以使得切片的属性各自独立,而不会相互影响,这样可以有一定的隔离性,缺点也很明显,如果两个变量都引用同一个数组,同时 append, 在不发生扩容的情况下,总是最后一个 append 的结果被保留,可能引起一些编程上疑惑。

总结

slice 是引用类型,但是和 C 传引用是有区别的, C 里面的传引用是在编译器对原变量数据引用, 并不会发生内存分配,而 Go 里面的引用类型传递和赋值会进行浅拷贝,在32位平台上有12个字节的内存分配, 在64位上有24字节的内存分配。

传引用和引用类型是有区别的, slice 是引用类型。

slice 的三种状态

slice 有三种状态:零切片、空切片、nil切片。

零切片

所有的类型都有零值,如果 slice 所引用数组元素都没有赋值,就是所有元素都是类型零值,那这就是零切片。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s = make([]int, 10)
    fmt.Println(s)

    var s1 = make([]*int, 10)
    fmt.Println(s1)

    var s2 = make([]string, 10)
    fmt.Println(s2)
}

以上代码输出(Go Playground):

[0 0 0 0 0 0 0 0 0 0]
[<nil> <nil> <nil> <nil> <nil> <nil> <nil> <nil> <nil> <nil>]
[ ]

零切片很好理解,数组元素都为类型零值即为零切片,这种状态下的 slice 和正常的 slice 操作没有任何区别。

空切片

空切片可以理解就是切片的长度为0,就是说 slice 没有元素。 社区大多数解释空切片为引用底层数组为 zerobase 这个特殊的指针。但是从操作上看空切片所有的表现就是切片长度为0,如果容量也为零底层数组就会指向 zerobase ,这样就不会发生内存分配, 如果容量不会零就会指向底层数据,会有内存分配。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strings"
    "unsafe"
)

func main() {
    var s []int
    s1 := make([]int, 0)
    s2 := make([]int, 0, 0)
    s3 := make([]int, 0, 100)

    arr := [10]int{}
    s4 := arr[:0]

    fmt.Println(strings.Repeat("--s--", 10))
    fmt.Println(*(*reflect.SliceHeader)(unsafe.Pointer(&s)))
    fmt.Println(s)
    fmt.Println(s == nil)

    fmt.Println(strings.Repeat("--s1--", 10))
    fmt.Println(*(*reflect.SliceHeader)(unsafe.Pointer(&s1)))
    fmt.Println(s1)
    fmt.Println(s1 == nil)

    fmt.Println(strings.Repeat("--s2--", 10))
    fmt.Println(*(*reflect.SliceHeader)(unsafe.Pointer(&s2)))
    fmt.Println(s2)
    fmt.Println(s2 == nil)

    fmt.Println(strings.Repeat("--s3--", 10))
    fmt.Println(*(*reflect.SliceHeader)(unsafe.Pointer(&s3)))
    fmt.Println(s3)
    fmt.Println(s3 == nil)

    fmt.Println(strings.Repeat("--s4--", 10))
    fmt.Println(*(*reflect.SliceHeader)(unsafe.Pointer(&s4)))
    fmt.Println(s4)
    fmt.Println(s4 == nil)
}

以上代码输出(Go Playground):

--s----s----s----s----s----s----s----s----s----s--
{0 0 0}
[]
--s1----s1----s1----s1----s1----s1----s1----s1----s1----s1--
{18349960 0 0}
[]
--s2----s2----s2----s2----s2----s2----s2----s2----s2----s2--
{18349960 0 0}
[]
--s3----s3----s3----s3----s3----s3----s3----s3----s3----s3--
{824634269696 0 100}
[]
--s4----s4----s4----s4----s4----s4----s4----s4----s4----s4--
{824633835680 0 10}
[]

以上示例中除了 s 其它的 slice 都是空切片,打印出来全部都是 []s 是nil切片下一小节说。要注意 s1s2 的长度和容量都为0,且引用数组指针都是 18349960, 这点太重要了,因为他们都指向 zerobase 这个特殊的指针,是没有内存分配的。

slice

nil切片

什么是nil切片,这个名字说明nil切片没有引用任何底层数组,底层数组的地址为nil就是nil切片。上一小节中的 s 就是一个nil切片,它的底层数组指针为0,代表是一个 nil 指针。

slice

总结

零切片就是其元素值都是元素类型的零值的切片。
空切片就是数组指针不为nil,且 slice 的长度为0。
nil切片就是引用底层数组指针为 nilslice

操作上零切片、空切片和正常的切片都没有任何区别,但是nil切片会多两个特性,一个nil切片等于 nil 值,且进行 json 序列化时其值为 null,nil切片还可以通过赋值为 nil 获得。

数组与 slice 大比拼

对数组和 slice 做了性能测试,源码在 GitHub

对不同容量和数组和切片做性能测试,代码如下,分为: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

func BenchmarkSlice100(b *testing.B) {
    for i := 0; i < b.N; i++ {
        s := make([]int, 100)
        for i, v := range s {
            s[i] = 1 + i
            _ = v
        }
    }
}

func BenchmarkArray100(b *testing.B) {
    for i := 0; i < b.N; i++ {
        a := [100]int{}
        for i, v := range a {
            a[i] = 1 + i
            _ = v
        }
    }
}

测试结果如下:

goos: darwin
goarch: amd64
pkg: github.com/thinkeridea/example/array_slice/test
BenchmarkSlice100-8 20000000 69.8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Array100-8 20000000 69.0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Slice1000-8 5000000 318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Array1000-8 5000000 316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Slice10000-8 200000 9024 ns/op 81920 B/op 1 allocs/op
BenchmarkArray10000-8 500000 3143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Slice100000-8 10000 114398 ns/op 802816 B/op 1 allocs/op
BenchmarkArray100000-8 20000 61856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Slice1000000-8 2000 927946 ns/op 8003584 B/op 1 allocs/op
BenchmarkArray1000000-8 5000 342442 ns/op 0 B/op 0 allocs/op
BenchmarkSlice10000000-8 100 10555770 ns/op 80003072 B/op 1 allocs/op
BenchmarkArray10000000-8 50 22918998 ns/op 80003072 B/op 1 allocs/op
PASS
ok github.com/thinkeridea/example/array_slice/test 23.333s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发现数组和 slice 在1000以内的容量上时性能机会一致,而且都没有内存分配,这应该是编译器对 slice 的特殊优化。
从10000~1000000容量时数组的效率就比slice好了一倍有余,主要原因是数组在没有内存分配做了编译优化,而 slice 有内存分配。
但是10000000容量往后数组性能大幅度下降,slice 是数组性能的两倍,两个都在运行时做了内存分配,其实这么大的数组还真是不常见,也没有比较做编译器优化了。

slice 与数组的应用场景总结

slice 和数组有些差别,特别是应用层上,特性差别很大,那什么时间使用数组,什么时间使用切片呢。
之前做了性能测试,在1000以内性能几乎一致,只有10000~1000000时才会出现数组性能好于 slice,由于数组在编译时确定长度,也就是再编写程序时必须确认长度,所有往常不会用到更大的数组,大多数都在1000以内的长度。我认为如果在编写程序是就已经确定数据长度,建议用数组,而且竟可能是局部使用的位置建议用数组(避免传递产生值拷贝),比如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ip是4个 byte这种情况是可以用时数组的。

为什么推荐用数组,只要能在编写程序是确定数据长度我都会用数组,因为其类型会帮助阅读理解程序,dayHour := [24]Data 一眼就知道是按小时切分数据存储的,如要传递数组时可以考虑传递数组的指针,当然会带来一些操作不方便,往常我使用数组都是不需要传递给其它函数的,可能会在 struct 里面保存数组,然后传递 struct 的指针,或者用 unsafe 来反解析数组指针到新的数组,也不会产生数据拷贝,并且只增加一句转换语句。slice 会比数组多存储三个 int 的属性,而且指针引用会增加 GC 扫描的成本,每次传递都会对这三个属性进行拷贝,如果可以也可以考虑传递 slice 的指针,指针只有一个 int 的大小。

对于不确定大小的数据只能用 slice,否则就要自己做扩容很麻烦, 对于确定大小的集合建议使用数组。

转载:

本文作者: 戚银(thinkeridea)
本文链接: https://blog.thinkeridea.com/...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CN协议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疑问加站长微信联系(非本文作者)

本文来自:Segmentfault

感谢作者:thinkeridea

查看原文:【Go】深入剖析slice和array

入群交流(和以上内容无关):加入Go大咖交流群,或添加微信:liuxiaoyan-s 备注:入群;或加QQ群:692541889

612 次点击  ∙  1 赞  
加入收藏 微博
暂无回复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回复 没有账号 ?)
  •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能够对别人有帮助
  • 支持 Markdown 格式, **粗体**、~~删除线~~、`单行代码`
  • 支持 @ 本站用户;支持表情(输入 : 提示),见 Emoji cheat sheet
  • 图片支持拖拽、截图粘贴等方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