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员
  • 第 3878 位会员
  • yeahyf
  • yeahyf@126.com
  • 2015-11-19 01:52:01
  • Offline
  • 19 70

最近发布的文章

    暂无

最近分享的资源

    暂无

最近发布的项目

    暂无

最近的评论

  • 可变参数本质上是slice
  • 我说下我的看法: 1. 首先定义的这个slice变量s在内存中就是一个长度为1的数组,里边只有一个元素为5.(注意数组是不可变的) 2. 如果向s上增加一个新的元素,由于数组不可变,需要生成一个新的数组,长度为2,让s指向这个新的数组,这样 才能将新的数据加入,这个时候将7加入; 3. 另外,由于slice容量不够,每次扩容都会自动扩大为之前的2倍,之前是从1变为2; 4. 当再次向s中增加元素的时候,2又不够了,则生成新的数组,容量为4了,并将9加入; 5. 之后,将11加入,由于容量够,所以可以直接加入,从s[0]的地址没有变化可以看出来; 6. 最后一个地方是难理解的,由于y也是在s的基础上增加元素,而s之前的容量为3个,这个时候加入会将 数据加入到s对应的数组的第4个元素上去,而由于x已经在底层数组的第四个位置上加了元素,看上去就相当于 是覆盖了11。 顺便把代码修改下: ' s := []int{5} fmt.Println("cap(s) =", cap(s), "len(s)=", len(s), "ptr(s) =", &s[0]) s = append(s, 7) fmt.Println("cap(s) =", cap(s), "len(s)=", len(s), "ptr(s) =", &s[0]) s = append(s, 9) fmt.Println("cap(s) =", cap(s), "len(s)=", len(s), "ptr(s) =", &s[0]) x := append(s, 11) fmt.Println("cap(s) =", cap(s), "len(s)=", len(s), "len(x)=", len(x), "ptr(s) =", &s[0], "ptr(x) =", &x[0]) y := append(s, 12) fmt.Println("cap(s) =", cap(s), "len(s)=", len(s), "len(x)=", len(x), "ptr(s) =", &s[0], "ptr(y) =", &y[0]) '